精神分裂为何难以治愈?
编辑:张玑晴神 时间:2017-04-18 11:26
在我们身边可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,他们的一些行为让我们很不解,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表现?为什么他们不到医院进行治疗呢?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进行过治疗,但总是治不好,这又是为什么呢?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1、 病人家属对疾病康复的知识缺乏。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知识的匮乏,不认识精神疾病的前驱症状或早期症状。在发病的早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,直到病人的生活工作、社会功能明显异常,已给家庭、社会带来干扰或困难时才来就诊,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。在急性期的治疗后,精神症状消失,自知力恢复或大部分恢复。病人经过短暂的院内康复训练即出院,回到家庭进入社会康复阶段,但病人及家属常常认为病人的病好了,在短时间服药后就擅自减药或停药。病人家属不能有效的监护病人的治疗和康复,就容易影响到患者的病情。
2、家庭支持和心理干预缺乏。由于病人在疾病中的一些行为和语言使家人反感,家庭支持缺乏。在社会中病人感到自卑,不愿与人交往。张玑晴神专家表示,社会人群由于对精神病的歧视,也远离病人,对这种情况,病人缺乏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。
3、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精神卫生社区防治网络的不健全。农村文化水平低下,经济条件差,三至四级精神病防治网络不健全。中、小城市以及农村的精神病患者住院和就医难的问题还未解决,也就不能为他么提供一定的帮助。
4、社会对精神疾病认识的偏见。张玑晴神专家表示,一些传统的观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,认为精神分裂症不光彩,感到难以见人,一旦出现精神分裂症,惟恐影响病人的声誉,使升学、就业、晋升、婚姻等受到影响。或因病重时异常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造成病人心理的负担。使病人感到自卑,远离他人。从而产生一系列难以解脱的不良情绪,忧心忡忡,有的甚至以自杀行为来逃避现实。